网络世界 云中漫步
——文化传播系汪旭老师在线教学纪实
2020年春季学期,我承担2018级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三)课程的教学工作,自学院发布《关于我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教学”的通知》后,我认真进行各项教学准备:开展学生学习条件摸底调查,系统集成在线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网络状况,按需确定在线教学平台,深入研究在线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试验了各种平台,以家庭成员、教研室同事为对象,认真试讲,查验效果。通过反复试验、有效的准备,我于2月24日正式开课。
一、开展学生学习条件摸底调查
考虑到农村学生居多,且原本文科的课程几乎都不需要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在开课前十天,我利用云课堂中的调查问卷对18级语文教育的学生进行了网络调查摸底,获得200多份数据。统计截图如下:
通过云班课发起的班内调查得出:我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条件基本不太好,大多数学生不能够承受比较消耗流量的且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直播视频授课,以及在教学中后期利用电脑参与到虚拟仿真训练环节中去。甚至也有个别学生,无法承担长期的在线学习活动(参见图2)。根据这种情况我选择了对网络带宽和网络速度要求不高的云班课录播+直播的方式教学。
二、因课制宜,全面做好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
我以蓝墨“云班课”为网课平台,准备学习素材和规划课堂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考虑到课堂上的远程实时互动能力较为薄弱,辅以“轻直播”作为沟通交流工具,进行视频直播、讨论答疑等活动,同时也能利用其中的消息通知功能督促学生预习准备。
首先为了解决学生没有课本的问题,我利用云班课的班课消息功能,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准备上课所需素材;每堂课之前坚持提醒学生按时签到。
接下来,为了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学习古代文学知识,我用“云班课”集成了10多项学习资源(参见图4),为在线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三、有效开展在线教学和质量监控
1.学生签到情况
以18语教3班为例前三周讲授《古代文学》课程六次,我准点考勤6次,学生到课率100%,但因为线上监督无法到位,兼之网络状况百出,学生早退现象无法杜绝(学生签到截图参见5)。
2.网课资源学习情况
通过对云班课发布资源的浏览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得出结论:文档类资源学生学习情况良好。在课堂内定时发布并要求观看的PPT,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内完成,如果课堂内进行了直播授课,发布的PPT学生也会在课后抽时间观看(图6),同学们对于录播课这种对网速要求不高的形式反应较好。
3.云班课课堂活动参与情况
为督促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利用轻直播发动同学讨论,并及时肯定他们的想法,启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轻直播讨论情况检查参见图7)
4.课后作业检查
通过平台布置课后作业,设置完成时限、评分方式,以及问题解答。学生参与踊跃(参见图8学生课后作业)。对于课后的头脑风暴,讨论参与率也极高,达到100%。
5.利用云班课进行学情分析
通过一周的教学,对照云班课教学周报和学情分析等统计数据,形成《周报表》(参见图9),发布低经验值学生预警(参见图10)。据此进一步优化后续课程的实施方法和加强对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的管理督促。
四、全面总结,深入反思
在线教学总体正常,学生出勤率高,学习积极认真,师生互动效果好。特别因为录播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笔记和复习情况比线下教育更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压力大,偶有卡顿现象,加之缺乏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自律性监控受到制约,缺乏课堂气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在线教学质量。
(文化传播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