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网 | 旧版入口
新闻动态

虚拟仿真融入在线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发布者:教务处处领导 时间:2020-04-07 浏览数:

虚拟仿真融入在线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机械工程系  陈德航

一、学情分析

数控加工技术是当前制造业主要采取的加工方式,学生精通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对于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集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加工操作以及几何学、图形学等知识、技能于一体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特别在疫情期间,学习的难度更大。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发现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线课程师生互动效果差,交流、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并且局限在少数;

(2)作业批改工作量特别大,很难针对每个学生讲清楚程序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自主学习难度大,因为知识过于专业,程序繁琐;

(4)没有真实数控机床演示,学生感性认识差,学习兴趣不足。

二、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为提升教学质量,在网络在线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借助了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主要解决思路见图1。

(1)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网络课程,课程建构按任务构建,主要包括教学课件、动画视频、课外学习资料、课外作业等内容。为了体现课程特点,单元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编程指令—加工方法—加工程序”构建,见图2所示。

(2)依托虚拟仿真软件,对编制的程序进行仿真教学。一是采用CIMCO仿真软件,对加工程序的走刀路径进行仿真,让学生深刻认识编程指令与走刀路径之间的关系。二是采用斯沃仿真软件,对数控系统进行操作性仿真,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方法及相关技巧。

(3)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安装使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编程、检查、仿真,提升学习效果。

三、成效分析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外访问网络课程的数量较多,在线完成任务情况较好。

2)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的比例超过手机APP,这是由于需要编制程序及仿真,手机端无法完成,网页版学习更有利于课程的学习。从而,说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

3)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较高,特别是采用仿真软件完成作业的同学正确率高(平均成绩70.12分),因为仿真软件中对于编制错误的程序容易检查出错误,便于学生及时修正、学习,提升了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

4)采用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对数控机床、数控编程的感性认识更加直接、直观,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四、总结

通过采用“虚拟仿真+在线课程”的方式,将传统编程、机床操作转换到虚拟仿真平台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学生编制程序、作业完成效果较好,提升了教学质量。